为进一步推动产学研一体化深度融合,打造实践育人平台。2025年4月15日,武汉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赵倩、武汉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张少君、武汉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网络与新闻媒体传播系主任徐超等一行,赴武汉市青山区融媒体中心开展调研交流。

武汉市青山区融媒体中心副主任莫难、武汉市青山区融媒体中心副主任李世军、武汉市青山区融媒体中心网宣科负责人毕可、武汉市青山区融媒体中心采编科负责人罗伟骏出席本次会议。双方均认为在专业领域的知识互鉴、实践技能培育及职业成长路径规划等方面存在显著合作潜力,未来可围绕创新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产学研协同项目孵化等维度展开深度探索与合作实践。
会议伊始,武汉市青山区融媒体中心副主任莫难介绍了青山融媒体中心主要职责、机构沿革有关情况。融媒中心在区委宣传部领导下,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统一宣传口径,承担组织策划新媒体对外宣传交流、城区形象宣传和推广工作。青山区融媒体中心网宣科负责人毕可进一步介绍了融媒体中心的发展情况。该中心按照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加大新媒体对外宣力度,在国内主流平台开设有“两微一抖两端”,其中,“美丽青山”微信公众号为武汉市青山区委、区政府的官方微信订阅号,至今已运营10年,全年365天无休,曾荣获湖北“百佳新媒体账号”称号。
会议交流中,武汉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赵倩介绍了学院情况,新闻传播学院建于2004年,是武汉传媒学院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多年来,坚持“一个核心、两个面向、三个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有五个本科专业和一个专科专业,本科专业有广播电视学、传播学(公共关系方向)、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科专业有新闻采编与制作,其中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为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另外,学院还开设有校级专业特色班级——媒体融合基地班和数字影像实验班,是极具传媒特色的教学单位。目前,学院已建成实践实习合作基地10多个,其中有人民网(湖北频道)、长江网、清博大数据,湖北劲酒公司等知名平台,合作锻炼实践能力共产出作品成果近百余部。
在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社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武汉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张少君介绍,学院着力打造应用型办学特色,在教学检验中,运用“以赛代练”的形式,带领学生参赛,每年有近百名同学在全国A类赛事中获得省级国家级一二三等奖若干项,成果斐然。学院还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与国内专业从事线上短视频营销解决方案的市场领跑者“优矩互动”深度合作,打造1200+㎡实景拍摄基地“拍吧”,校企合作助力高质量就业,特色班毕业生抢手。
赵倩在交流中特别指出近年学院聚焦地方发展需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切实推动校地校地合作长效化、常态化。希望通过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助力学生实习就业,适应行业需求。

“在直播上,我们也需要换新脑子”、“大数据怎样赋能媒体融合?”、“5G、AI等新技术在一线采写中的应用创新”一个又一个前沿且鲜活的话题引燃了座谈会的现场气氛。
负责人毕可提出,2025年“美丽青山”微信公众号将正筹备升级改版,具体优化丰富政务+民生+商务服务板块,将全新推出“小青服务”新平台、开设“速览青山”新闻板块栏目、打造“慢青山”视频直播窗口、新增“潮玩青山”文旅视频栏目,以主播出镜探访打卡青山潮流的吃喝玩乐,打造时尚活力的青山形象。毕可再次表示,接下来对平台账号的优化改版将产生多个“一线”实践机会,并认为在专业交流学习、工作培养等方面有很大合作空间,未来可在人才培养和项目合作等方面进一步探索。

图:会后参观指挥大厅,了解青山融媒体中心运营模式、产品制作、编发流程。

图:参观青和居新时代展馆、武汉创新创业人才超市
此次交流不仅进一步强化了武汉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与武汉市青山区融媒体中心的协同合作机制,更为高校与政府深度融合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提供了创新样板。展望未来,双方将持续深化资源互通、能力共建,为传媒领域人才培养与基层治理的协同发展注入持续动力。